12月1日,学院团工委于爱知堂成功举办了第六届“行知之星”书法大赛,我分院财政1502班学生何晨与国贸1602班学生胡晨璐均取得优异成绩。

众所周知,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,是我国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。我们邀请到何晨与胡晨璐谈谈关于学习书法的心得体会。
在对于书法的学习历程上每个人都有不同之处,胡晨璐说“我从小学开始参加毛笔兴趣班,慢慢对书法产生了兴趣,之后通过学校组织的兴趣班练习钢笔字,逐渐对硬笔有了大致了解,平时有时间便会在草稿本上练手。现在主要以模仿为主,还没有自己的风格,很多地方还是结构大小不统一,需要改进。”对此,何晨表示赞同,他说“我是通过王羲之的《兰亭集序》开始接触书法,之后便一直在练习颜体,因为没有老师的教导,故没有较大的进步。但在上大学之后,每有空闲时间,就和朋友们一起交流,自己的字渐有改观。平时也只是在闲暇中通过练习书法来获得乐趣。但练习书法时首先要求静心,忍得住聒噪和乏味,将全身心投入其中。其次要学会看帖,多从字帖中吸取营养。如果能得到老师的教导就更好了。现在的我的作品还有很大提升空间,就书法的高度来说,我也是远远不及的。”

如何学习书法,两位同学也为我们分享了他们的经验。胡晨璐说她虽然对书法家不是很了解,但却有自己喜欢的字体,比如瘦金体。她说“我买了瘦金体千字文来练习描摹。平时都是看字帖,找网上的写字视频来学习书法。在微博上看到一些优美语句就用钢笔写下来。其实书法只要多练、不偷懒,找找感觉肯定会写好的。”何晨说“书法本枯燥,练者应有心,或许我们现在还未能将自己的作品达到书法艺术这一高度,但练与不练终有区别。心无旁骛是一种态度,虚怀若谷是一种胸怀,上善若水是一种境界,三种状态正是学习书法在不同阶段应有的感悟,希望大家以虚怀若谷的胸怀去心无旁骛的学习,达到上善若水的境界。”
西方人善舞蹈,中国人精书法。中国的书法之道,是所有艺术表现手段中,最彰显天才和功力的一种灵智行为。学无止境,不仅书法,任何一项学习都要持之以恒。金字塔不是一天造就,学习也应一点一滴积累。学习如做人,不论我们遇到什么阻碍,只有迎难而上、坚持不懈,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。